中國教育報-中國教育新聞網訊(記者 周洪松 通訊員 張志)夏至將至,萬物繁茂。日前,河北省威縣第一小學三年級45名學生在教師帶領下走進“試驗田”。學生們有的觀察植物、有的聽老師講解、有的拿起鋤頭進行除草作業。
近年來,威縣作為河北省勞動教育實驗區,依托縣域資源優勢,多舉措做優做實勞動教育。目前,該縣已建成2家省級(義和團紀念館、根利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)、5家市級(孫家寨孝道村、趙村君樂寶乳業、第什營鎮西梨園葡萄基地、河北沃康梨園、威縣林木良種繁育基地)、2家縣級(草樓紀念館、一一四烈士陵園)勞動基地。
威縣教育局專門印發《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勞動教育工作實施方案》《威縣2023年中小學勞動教育任務清單》等文件,做到開展勞動教育有章可循。各學校落實每周勞動課、值日勞動、集體勞動,提高勞動技能和責任意識;通過升國旗儀式、主題班會等方式開展勞動教育宣傳,邀請勞動模范開展事跡宣講20余場。
第五中學將校內500平方米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劃分為62個區塊,實行“級田制”管理模式;第七小學建立了童心百果園;第四中學開辟小農夫勞動基地;七級中學開辟“班級責任田”……全縣已建成106個校內勞動教育基地、78家校外合作勞動實踐基地,基本實現“一校一基地”全覆蓋。
縣教育局、各學校家委會、企業研學基地三方互聯,建立起專、兼職勞動教育共享師資庫,共配備專、兼職勞動教育教師1562名。該縣把4月末的最后一周確定為全縣勞動教育文化節,各學校舉辦勞動教育賽事,傳承耕讀文化,推動學校教育與社會實踐相結合。
今年五一前夕,威縣中小學生勞動技能競賽在縣第五中學開賽。競賽共有70組選手參賽,競賽項目共設技能類(軟繩梯制作、整理書包、穿系鞋帶、洗手絹、包書皮、編結手鏈),烹飪類(包餃子、水果拼盤、剝蒜),生活類(行李打包、縫沙包、疊被子、縫扣子、書桌整理)和農耕類(深翻平整、蔥苗移栽)16個項目。比賽培養了學生的勞動精神和技能,得到廣大家長的好評。
同時,威縣還把勞動教育滲透到各學校社團活動及課后服務中,開發了手工制作、勞動創意、公益勞動、職業體驗、創新科技等十幾種課程。前不久,在第八屆全國青少年無人機大賽上,威縣一中學生科創團隊在“飛躍巔峰”項目中榮獲三等獎。
工信部備案號:京ICP備05071141號
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
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,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
Copyright@2000-2022 www.junhanjc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